山西有一个叫“介休”的地方。就在今年暑假我带孩子去旅行时,我们全家在山西游览了晋祠、乔家大院、平遥古城和洪洞大槐树,曾注意过这个地名,只因感觉是一个很特别的名字。大伯读此文,回想起在山西的时光,猜测“介休”大概可能就是“介之推休息”的地方。


1. 大伯译


涌根大伯尝试用自己的话,译此文,旨在助人理解,无奈大伯才疏学浅,难免有所疏漏和错误,还望多包涵。

(“禄”:官吏的薪俸。) 晋文公赏赐他流亡时期的随从。介之推从不说起他的俸禄,俸禄也没到他头上。

介之推说:“晋献公的九个儿子,只有晋文公还健在。惠公和怀公都没有可亲近之人,国内外的人都抛弃了他们。老天没有断绝晋国的未来,晋国肯定会有国君。掌管晋国祭祀的人,不是晋文公还会有谁呢?这确实是老天的安排,那些人却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。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赤裸裸的欺诈吗?偷人家的钱财,尚且还把这种行为定义为偷盗,何况把老天的恩赐当作自己的能力呢?等级低就定义为罪恶,等级高就赏赐奸诈,上下相互蒙蔽,很难和这些人相处。”

介之推的母亲说:“为什么不也去索求俸禄呢?等死后谁还会怨恨呢?”介之推回答说:“指责他们了还要效仿他们,罪加一等!况且我还放出狠话,不食嗟来之食。”他母亲问:“也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,怎么样?”介之推回答说:“解释,是为了掩饰。我都退隐了,哪里还用得上掩饰呢?这是追求富贵罢了。”他母亲说:“能够像这样吗?我和你一起退隐。”于是介之推带着母亲一起退隐到死。

晋文公派人去找介之推,却没有找到,在绵山上为他开垦土地,解释说:这是用来记录我的过失,并且用来表彰介之推。


2. 大伯评


为什么介之推不能继续为晋文公效命?大伯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:首先,介之推是君子而非小人,不愿同流合污。介之推认为晋文公成为晋国国君是老天的安排,而非人力所为,说明他看重天道,也即是顺天而为。他又认为把天道据为己有是一种欺诈行为,无论是赏赐者还是受赏者,为了一己私利就上下相互蒙蔽,都是逆天而为。顺天派的介之推和逆天派的那些人水火不容。其次,介之推没有支持者,也就是他在晋国找不到他那样明白是非的人物,就算找到了一两个也不成气候,无法改变当时的局面,在这种情况下,他通过退隐至死的方式来让警醒晋文公,希望他能不负老天的安排,不要自取灭亡。这大概也许是介之推唯一能想到的效忠方式。

介之推的母亲为什么说那些话?通过他母亲的问话,引出介之推的分析和解释,表明介之推是一个高洁之人。这样高洁的人,又怎么能和那些追求富贵的人一起共事呢?他母亲最终愿和儿子一同退隐至死。能处处为孩子着想,又能和孩子有相同的价值观,又能始终支持孩子,可以说让介之推有一个伟大的母亲。由此可见,一个男孩的成长是离不开母亲的关爱、理解和支持。值得注意的是,关爱和溺爱有着本质的区别:关爱是为了理解和支持孩子,那是希望孩子成才;溺爱是任由其无法无天,那会导致孩子自取灭亡

为什么晋文公前后变化很大?晋文公在赏赐时就没给介之推送去俸禄,在介之推退隐死去后又去搜寻,前后变化很大,这很可能是因为介之推德高望重,深受人们的爱戴,这样一个人退隐又死去,会引起多大的震动?为了安抚民心和树立自己的形象,晋文公又是承认自己的过失,又是表彰介之推,前后变化如此之大,也就不奇怪了。

大伯读此文,既熟悉了历史故事,又感其悲壮,也似乎能理解一点点古人的追求和行为。除此之外,还能悟出一点育儿道理,不亦说乎?



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 。 我衷心感激每一位父母的无私爱心。您的言行, 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,让其他人重拾信心,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探索前行


感谢您对葵涌根的关心与支持,期待未来与您继续携手共进,在为人父母的道路上,共同留下美好的记忆。

合集推荐

《涌根大伯读古文》合集 《涌根大伯吹口哨》合集

《涌根大伯育儿随想》合集 《和涌根大伯一起学画画》合集

往期文章推荐

聊聊今年创作的感受 涌根大伯读古文-《岳阳楼记》 涌根大伯读古文-《滕王阁序》

涌根大伯读古文-《兰亭集序》 涌根大伯读古文-《桃花源记》 涌根游记:带孩子去旅行@淮安印象

和涌根大伯一起学画画(4. Mouse) 培养孩子的向上心 我的两个孩子 父亲的力量 葵涌根记